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乡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模板

乡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模板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xx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xxxx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实行法治政府建设与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相结合。

  (四)衡量标准

  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二、主要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分工和效果指标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职责依法全面履行。

  具体措施:

  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规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运行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在全面梳理、清理调整、审核确认、优化流程基础上,将相关的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以权力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开,逐一厘清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责任方式等。实现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落实到位,动态管理机制健全。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建立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履行法定职责、完成重要工作任务、工作效率、提供公共服务、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进行绩效管理。

  创新社会治理。

  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xx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依托民生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搭建综合治理工作平台,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减少行政成本,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推进社会自治。发挥居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指导社区和行政村修订、完善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实现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全覆盖,并引导城乡居民普遍认同和遵守。

  优化公共服务。

  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职能,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监管。推进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公共文化、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等领域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改革工作。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有序引导行业协会、科技类、公益类、商会类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供给,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确需政府参与的,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效果指标:

  村规民约覆盖率达到xxx%。

  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其部门的政务服务总体满意度达到xx%以上,对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达到xx%以上。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目标: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使政府管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具体措施:

  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严格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严格遵循新修订的《xx省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制定规范性文件严格遵照法定权限,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事项,不得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对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制度。

  建立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落实规范性文件公布制度。涉及重大或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应当采取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或组织听证、向社会公布草案等方式公开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规范性文件要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未经公布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健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规范性文件的建议审查制度,加大备案审查力度,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纠。

  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根据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清理有关现行规范性文件,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实行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动态化、信息化管理,根据规范、性文件立改废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效果指标:

  社会公众对规范性文件制定发布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均达到xx%以上。

  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率达到xxx%。

  规范性文件公布率达到xxx%。

  规范性文件报备率达到xxx%、审查率达到xxx%、纠错率达到xxx%;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目标: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落实,决策质量显著提高,决策效率切实保证,违法决策、不当决策、拖延决策明显减少并得到及时纠正,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幅提升。

  具体措施: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落实《xx省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制定本级政府、本部门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定程序、法律责任,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

  增强公众参与实效。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征求意见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广泛听取意见,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充分沟通,并注重听取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意见。加强公众参与平台建设,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应当公开信息、解释说明,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推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制定并公布本级政府、本部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听证范围,建立听证代表遴选机制,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听证。

  提高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建立本级政府、本部门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选择论证专家要注重专业性、代表性、均衡性,支持其独立开展工作,逐步实行专家信息和论证意见公开。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主要风险源、风险点进行排查,经排查认为存在社会稳定、生态、经济等方面风险的,要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应当进行而未进行风险评估或者经评估不合格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不得提交决策机关讨论。

  加强合法性审查。建立政府或部门内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建立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乡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由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行政首长拟作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在会上说明理由。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要如实记录、完整存档。

  严格决策责任追究。

  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机制。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会商分析等方式,跟踪决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根据实际需要对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

  健全并严格实施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当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

  效果指标:

  重大行政决策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以外,公开率达到xxx%;重大行政决策意见反馈制度落实到位,针对公众所提出的意见,反馈率达到xxx%。

  经排查存在风险的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率达到xxx%。

  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率达到xxx%。

  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度落实到位,集体讨论率达到xxx%。

  没有发生因违法违规行为引发重大群体事件或者重大集体上访事件的情形;没有发生因违法违规行为或者不当决策被上级机关责令纠正或者撤销的情形;没有发生因依据违法决策作出的行政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情形。

  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违法决策依法进行责任追究率达到xxx%。

  人民群众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满意度达到xx%以上。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目标: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章得到严格实施,各类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制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行政违法或不当行为明显减少,对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具体措施: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落实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落实《xx省行政程序规定》,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健全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告知、罚没收入管理等制度,明确听证、集体讨论决定的适用条件。在重点领域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

  完善行政执法权限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权限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执法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建立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

  创新行政执法方式。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建立本单位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对职责范围、执法流程以及监督途径、举报电话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信息发布会、网络等形式向社会公示。执法依据、法定标准、执法流程等发生变化时,公示的内容应随时调整,并及时更新。

  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科技、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完善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系统。

  改进和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建立完善企业守法信用记录制度,把企业守法信用信息采集融入注册登记、资质审核、日常监管各环节,实现企业守法信用信息公开查询。建立公民守法信用记录制度,加强重点人群职业信用建设,建立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各类执业人员信用档案。完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和自然人守法褒奖、违法失信惩戒机制。支持和鼓励对违法失信行为的举报,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法律法规修订情况,进一步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制度。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

  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严格落实《xx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纪律约束和考核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推行行政执法人员平时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职务级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规范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建立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其适用岗位、身份性质、职责权限、权利义务、聘用条件和程序等。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目标: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基本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健全,各方面监督形成合力,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为得到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责任人依法依纪受到严肃追究。

  具体措施:

  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完善行政权力监督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各方面监督的作用,使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公开透明运行。

  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制度。起草规范性文件,要有效落实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流程、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等要求,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行政程序制度建设,严格规范作出各类行政行为的主体、权限、方式、步骤和时限。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示范作用,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完善政府服务承诺制和行政问责制,加强对政府履行承诺的监督考核,切实兑现政府对群众的承诺,提高政府公信力。

  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在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

  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建立对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畅通举报箱、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依法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行政行为,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监督作用,加强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互动,重视运用和规范网络监督。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机制,推动网络监督规范化、法治化。

  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加强行政问责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增强行政问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大问责力度,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庸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或者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既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